数智赋能,育见未来——北师大实验顺义学校体育教学创新实践研讨会深度纪实

2025-04-29

2025年3月26日上午,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顺义学校成功举办“数智赋能体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”研讨会。来自教育界、技术界的专家学者与一线教师齐聚一堂,围绕人工智能与体育教育深度融合的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对话,共同勾勒未来体育教育的智慧图景。

图片


会议由校长助理岳云霞主持。教学副校长高玲玲代表校长杨文芝欢迎嘉宾。她以“全球化、数智化、未来化”为办学定位,介绍了学校数智体育的创新实践:首先,通过三周试点,建立全场景数据链,解决传统体育评价问题,实现教学诊断可视化与精准干预;其次,计划五月发布评价体系成果,建立标准化管理框架;最后,践行“花小钱办大事”理念,联动六大项目,打造五育融合的智慧校园生态。她强调,“数智化是育人范式的重构”,学校将依托百年实验基因,以研讨会为起点,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新范式,为首都“京八条”政策提供实证样本。

图片


图片


1、数字体育:从经验走向科学的育人跃迁

学校体育教研组副组长胡树伟以“精准运动剂量”为核心,分享了数字技术赋能体育教学的实际成效。通过智能腕表、AI动作分析系统等设备,学校实现了对学生运动数据的全场景采集:每节课平均采集69,000条心率、步数、动作规范性等数据,实时监测学生运动强度,动态调整训练计划。结果显示,该校学生体质测试及格率、优良率稳居顺义区前三,初三学生肥胖率从30%降至9.5%,近视率全区最低。

图片

胡树伟强调:“运动改造大脑的前提是科学化、精准化。数字技术不仅让‘靶心率训练区’可视化,还能通过AI识别潜在运动损伤风险,实现从‘经验教学’到‘数据驱动’的跨越。”


2、AI赋能:重构教育生态的底层逻辑

北京师范大学李玉顺教授的发言主题是《拥抱人工智能,提升育人质量》。他从国家战略高度剖析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的必然性。他指出,以大模型为代表的AI技术正在推动教育从“规模化”向“高质量、个性化”跃升。在体育领域,AI的价值体现在三方面:一,精准育人:通过多维度数据构建学生体能与技能画像,实现“一生一案”的运动处方;二,过程评价:打破传统结果导向评价,通过动作规范性、心率变化等动态指标优化教学策略;三,家校协同:建立学生全周期健康档案,联动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形成科学运动生态。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李教授特别提到海淀区某校案例:通过AI分析课堂运动负荷数据,体育教师将训练效率提升40%,同时降低运动损伤发生率。“未来教育的主战场是人机协同,教师需从‘技能传授者’转型为‘学习设计师’。”


3、技术筑基:信息化支撑的全场景创新

学校信息网络中心主管田海洋系统展示了“小切口、全链条”的数字化实践:

01.教学管理

依托智慧平台实现学业分析、德育评价、AI课堂行为诊断一体化;

02.心理健康

引入VR情绪调节系统,融合正念疗法与全息投影技术;

03.膳食健康

打造智慧食堂,通过营养摄入数据联动运动处方,构建“吃-动-评”闭环。


未来,学校计划建设教育数据中心,整合多源数据生成学生成长画像,并开发校本AI知识库,推动教学资源动态进化。

图片


4、政策引领:区域教育的数智化突围

顺义区教委体卫艺与科技科主任吕心丰指出,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已从“育分”转向“育人”。依托“京八条”政策框架,顺义区将AI体育纳入40项重点任务,强调“小切口单点突破”:优先在长跑、跳绳等成熟项目推广智能监测,兼顾数据精准性与教师实操性。

图片


智慧教育发展促进中心主任鲁郑补充道:“技术必须服务于教育本质。我们正构建‘1348’智慧教育体系,未来三年投入近亿元,推动数据融通、场景创新与伦理治理并进。”

图片


5、教师进化:人机协同时代的角色重塑

在研讨环节,一线教师聚焦“教师角色定位”、“技术依赖风险”与“师生互动弱化”等现实挑战。

图片


图片


李玉顺教授回应:“AI不是替代教师,而是解放教师。”他提出教师能力升级的三重路径:一,数据素养:从经验判断转向数据驱动的教学决策;二,认知升维:将技术工具转化为育人策略设计的“增强外脑”;三,情感联结:在AI处理标准化任务的同时,更专注学生品格培养与个性化关怀。

图片


中金育能科技集团董事长马禹从军事体育科技转化视角,揭示了智能训练系统的教育应用潜力。作为全国青少年体育联合会科技体育分会副会长,他深度参与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智能训练系统的研发,并将其适配于基础教育场景。“军事科技的降维应用不是简单移植,而是育人逻辑的重构。”马禹强调,企业正通过深度校企业务耦合,推动《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体育改革实施方案》(京八条)在精准化、个性化层面落地,为青少年体质提升提供硬核科技支撑。

图片


结语:以数启智,向新而行

北师大实验顺义学校的实践印证:当体育遇见AI,教育的边界正在被重新定义。从心率监测到动作识别,从数据画像到家校共育,技术不仅让运动更科学,更让成长可见、未来可期。在这场教育变革中,教师与技术的共舞、经验与数据的交响,正书写着“健康第一”理念的当代答卷。

未来,学校将继续深化“教学评研”全场景数字化,以智慧体育为支点,撬动五育融合的生态重构,为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提供“顺义样本”。


来源:北师大实验中学顺义学校

免责声明:平台部分文章内容、图片或视频来源于网络、作者投稿等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仅供分享学习参考之用,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,如涉版权、侵权等问题,请及时向公众号专用投稿邮箱(hanxu@yoonuu.com)来信联系,核实后立即删除。


分享